九龙归真_《公主也要卖身上位 nph》
暗夜文学社 - 血色玫瑰绽深渊,哥特风与克苏鲁的暗黑美学实验场 > 九龙归真 > 九龙归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《九龙归真》

 秀芬想要上前开门,但却是后面等着的人等不及了,挤开她两步上前。后面的人也一窝蜂挤了过去。。

  老大夫扫一眼那边的秀芬,道:每天换一次药,一次十斤粮食,多喝补药,要不然补不回精气。

  你们商量一下,我还得去找虎妞,这个丫头她这个时辰大概还没起,我让她卖几只,胡彻那边也松快些边说,人已经摆摆手,示意不必送,起身往外走了。

  为首那人一挥手, 搜查的人已经出门去了, 他最后离开, 走到门口突然顿住脚步, 回身看向屋檐下抱着襁褓还牵着个孩童的年轻妇人。一身再普通不过的布衣, 却掩不住浑身的气质, 容貌比起村里的妇人也大大不同,光是白皙的肌肤就将村里一大片妇人比了下去。也比村里的那些妇人干净简单。一眼扫过去挺普通的,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, 但是仔细看来,却觉得很不一样。还会生出一种感觉, 让人觉得这个妇人在这样的村子里怪可惜的。

  张采萱眼皮跳了跳,别是村里又有人因为今天被征兵的人选不满而打起来了?

  虎妞娘从善如流,再者她也憋不住,或者说是她有些着急,一大早我就听说了,谭公子的棚子,今天收兔子了。

  采萱,这一次你遭了这么多罪,还一个人在家养胎,还有村里的那些乌烟瘴气,我都知道,但是我秦肃凛说不下去了,午夜梦回,他躺在军营中窄小粗糙的床上,只要想到她在村里独自面对的这些事情,就整宿整宿睡不着,尤其是张采萱月份大了之后更甚。
  看到桌子上的饭菜,虎妞娘指着那一盘青菜,笑着道:实在没必要这么费心,这青菜就该拿到村口去换点粮食, 好歹是点儿进项。换个几斤也好。

  秦肃凛似乎也刻意避开这个问题,如今对上这样的眼神,张采萱垂下了头,假装没看到。

  当然了,张采萱不是没想过和他一起离开的。但是如今情形不允许,哪怕秦肃凛那边条件够了,如今她正坐月子,外头那么冷,路上还不好走,她根本不可能和他一起离开。
  他一开始来找自己的时候忐忑张采萱是看在眼中的,不外乎就是怕她觉得他私藏了粮食才不够的。如今她爽快给了粮食,只字未有质疑的话,可见对他的信任。但这些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,没想到他会直接拿出来说。

  他看看襁褓,又看看骄阳,正想说几句抒情的话,就听骄阳试探着道,爹,弟弟他好像长得有点丑。

  说起来,他们夫妻的活计并不轻松,反正是没空的。
  张采萱暗暗叹了口气, 但愿这些事情没有牵连到军营那边的秦肃凛,要不然可就真的麻烦了。

  张采萱闻言,笑着问道,如果我不愿意呢?

  说起摔跤,最近张采萱走路很小心,尤其是去水房,她格外注意脚下。院子里被秦肃凛当初就搭了两条路出来,通往门口和水房各一条,因为这两边张采萱都避免不了要去,这是怕她去开门或者去水房时摔跤。
  骄阳顺从的躺下,张采萱给他盖好被子,只听他道,娘,爹下一次什么时候回来?

  如今外头的布庄里的布料,好多都是以前的陈布,新布和陈布的价钱完全两样,村里的这些人就算是有银子,也不会想着买新布,一般情形下,都是买那种最便宜的布料,颜色上虽然看不出,但本身质量上肯定会差些,最明显的就是容易破。有时候干半天活过后,就会破两个洞,陈满树夫妻两人每天的杂事多,基本上天天都会破,大丫但凡是得空,都在补衣。

  张采萱听了点点头,真的清醒过后,她心里满满都是欢喜,看着边上襁褓中的小脸舍不得移开,突然想起什么,问道,孩子怎么样?老大夫有没有看过?
  秦肃凛和骄阳父子两人有说有笑地出去,半晌,只剩下他一个人走回来。看着烛火下的张采萱,他眼神里满是不舍。

  比如虎妞娘,如今虎妞住在村西,她往那边跑得勤,就显得她不经常往张采萱家来了。外人觉得他们生疏了,其实并没有。

  见村长话里话外有软化着想要帮秀芬说话的意思,在场的好些人都不满了。这么个狠心拿刀砍人的,更何况还是砍自己的小叔子和弟媳妇,我们村可不敢留。
  谭归留下来的人,不会刻意为难, 哪怕这青菜小,只要干净没有泥,□□得不算厉害,他们都会收。只是暗地里有人在传, 收青菜的时候,他们会压称,还会除皮。就是那青菜采回来之后上面难免有泥,这样的卖相不好, 须得洗洗。但是青菜入水之后,重量上肯定是要沉些的,除一点称,比如半斤一斤出来似乎也说得过去,不过村里有人觉得,谭归派过来换青菜的人除得太狠,这中间的量,应该就是他们中饱私囊了。甚至还有人去跟村长说,让他找谭归说说这事儿。

  秀芬和夫君成亲多年,育有一子,名为张进文,今年十四岁,平日里和她一样沉默寡言,虽然是他们家的长孙,却根本不得看重,这一回秀芬被赶出来,张进文也随着母亲被赶了出来,两人住在村口。值得一提的是,村口看门的屋子只有一间,张进文已经十四,自然不好和母亲住一屋,他独自跑去住了谭归造出来堆粮食的棚子里,因为这两年没有用到,平日里也没有人维护,很是破败,母子两人修补一番,一个女人,一个半大孩子,根本不太会修,还是村里有人看不过搭了一把手,这才勉强安顿下来。

  不只是她们俩人,村里的许多人此时都没了闲聊的心思,频频往村口大门那边张望。

『点此报错』 『加入书签』